|他們不是真人,他們是杜安•漢森的真人比例雕塑|
#倫敦展覽 #當代藝術
睽違18年,漢森回來倫敦了。
倫敦蛇形畫廊(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)近期推出美國藝術家杜安.漢森(Duane Hanson)回顧展,總共展出十三件代表作品,讓倫敦觀眾一次看夠這些如真人般的雕塑。漢森在他四十年創作生涯中,製作過數個真人大小的雕塑。他直接翻模人體,再把翻模後人體模型的各部位重新「組裝」。為求逼真性,漢森再將雕塑塗上真人肌膚般的顏色,並給它他們穿上衣服,或搭配各種真實道具、物件,賦予它們生命。
漢森自60年代開始製作這類雕塑,早期作品大多描寫現實的暴力現場,大概在60年代末開始轉為描繪美國消費社會下的日常生活,特別關注勞動階級。《推手推車的男人》(Man with Hand Cart)、《家庭油漆工》(Housepainter)、《昆妮之二》(Queenie II)等幾件展出作品,皆寫實地呈現勞工階級的生活百態。漢森的雕塑作品被視為1960年代美國「超寫實主義」(Hyperrealism)的經典,該流派從「照相寫實主義」(Photorealism)發展而來,同樣受電視、電影崛起影響,以相片式觀點進行創作。然而,不同於後者僅致力於呈現相片般的真實,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則以相片為參考,再增加更多基於現實的想像細節,而格外生動。漢森製作展出作品《流浪漢》(Homeless Person)前,先事先觀察街頭流浪漢好一陣子,再拍下照片回去翻模。你說它只是「寫實」嗎?它其實更像某種基於現實的模擬,是一種照片寫實沒有的另一種「現實」。就如同身兼作家與藝術家的道格拉斯.庫普蘭(Douglas Coupland)所言:「Duane Hanson’s work is Realness, not Realism」。展覽從6月2日起展至9月13日。
小提醒:蛇形畫廊坐落於倫敦海德公園內,但它其實有分兩館。Lynette Yiadom-Boakye是在進去會先看到的本館Serpentine Gallery,漢森的則是過了橋後的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,千萬不要錯過了。剛看完博阿基耶的速寫肖像,再來到漢森的真人雕塑會有股錯覺,兩檔展覽之間的對比與對話挺有意思的。